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8)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根据上海市高考综合方案的政策安排,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即以高中学生成

(三)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根据上海市高考综合方案的政策安排,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即以高中学生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划定的等级比例,各科考生在选考人群中处于相同位序的赋予相同等级,计入高考总分。但在操作中,由于等级比例按规定进行划定,所以极有可能出现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虽然相差一分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的现象,这意味着原始分相差一分,两名考生最终得到的等级分相差3分或者6分。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显然是不能忽视的。

(四) 高校如何提升招生能力,如何利用这次改革的红利,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招生能力

高校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时,通常是通过面试对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考生进行评分。在上海、浙江的新高考录取过程中,各有关高校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精心组织,总体反应是好的。但在调研中有部分高中校长表示,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后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有所扩大,如何保证过程的公平性就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加之学生并没有全面了解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方法,因此,对于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是否会出现“拼爹”、开“后门”等问题,家长和学校均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另外,在此次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中还存在招生成本偏高、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不便、考官评估能力不一等问题,存在高校开展学校综合评价录取的时间短与校测人数多的矛盾,因而影响了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学生的质量。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规模的扩大基本能得到校长和高校的认可,但进一步扩大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计划投放指标的前提是,高校需要按照本校的办学理念,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校测的方案,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环节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提高整体招生能力(袁振国, 2017)。

(五) 如何改善条件,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等级性考试实施选科选考,需要软硬件资源的配套跟进。目前改革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存在明显缺口,协同联动机制尚不完善,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选择权,影响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

首先,教室、场地等配套资源不能较好地满足需求。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上海市各高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走班教学,这就增加了对教师、场地等硬件资源的需求。虽然上海市通过加大教室建设力度、合理配置教室资源、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措施盘活存量,拓展空间,但未来若要进一步推进“选课走班”,各区县高中的教室、场地等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缺口。

其次,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从短期看,“3+3”招生考试模式改革打破了原先“3+1”的考试模式,使得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有所调整;同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意味着每年度选各学科的学生比例都可能出现变化,这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导致了不同时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需求量的波动性较大。由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短时期内,高中学校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潮汐”现象。从长期看,高中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等级性考试实施的“6选3”模式推动了高中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教师的需求总量必然相应扩大,但在当前“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政策环境下,教师编制数额成为瓶颈,制约着教师规模的扩大。

最后,区域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而实施的“6选3”等级性考试方案,增加了各方面的财力成本,主要表现在:实施多次考试,增加了大量的考务和管理成本;建立创新实验室、实施“走班教学”亟需增加基建成本;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和编制扩增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等。在这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浙江都尚有压力,其他省市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更需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四、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即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铺开。新高考改革抓住了选择性和多样性两个核心概念,旨在系统消除“一考定终身”和“一分定乾坤”的致命弊端,开辟更科学、更公平的高考新格局。新高考改革赋予了高中生在考试科目上的更大的选择权,并将高考科目与大学专业选择相关联,力图推动高中教育的系统变革,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的个性成长和高中学校办出特色。总体蓝图已经绘就,工程实施成为重点。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中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力量的上下联动,各利益主体应以改革的姿态、创新的思路,为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地、为改革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zonghexinwen/2020/0825/457.html

上一篇:杨振宁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看看他学生时期的
下一篇: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六十三)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