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3)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自主选拔。为了消除全国统考不利于发现特殊人才的弊端和满足高等学校特色办学的要求,国家决定授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以扩大不拘一格选拔

(1) 自主选拔。为了消除全国统考不利于发现特殊人才的弊端和满足高等学校特色办学的要求,国家决定授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以扩大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也可以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2003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北大等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赋予它们5%的自主招生权。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组织测试、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但是,由于配套措施特别是监管措施不到位,一些高校对自主招生的含义理解模糊,导致了高考战火提前燃起甚至出现了营私舞弊的现象,所以自主招生制度仍处于小范围探索状态。

(2) 多次考试。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开始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到一年两次,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状况。一年举行两次高考,既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压力,又增加了部分学生被录取的机会。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国务院,2014)学业水平考试和外语科目考试率先改革,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在改革试点上海市,外语科目可以一年两考;在另一试点浙江省,外语和所有选考科目都可以两次考试。从上海春夏一年两考的实践看,一部分高中生被提前录取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另一部分学生借春季考试获得了高考的体验,因此该政策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认可。但组织两次考试,给命题、阅卷、录取增加了大量工作,考场安排也影响了中学正常的教学,所以目前人口较多的省市对此还均持审慎态度。

(3) 标准化计分。采用卷面分这种原始分计分方式,看似公平,却存在着实质上的不公平。当考试科目只有一科时,使用原始分可以对考生进行有效甄别,但当考试科目不止一科时,各科的成绩简单相加是很难反映考生的真实情况的。第一,不同学科的智力含量不同,各科目分数的“分值”并不等同。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均是60分,但它们所代表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第二,不同学科分数在组合时,虽总分数可能相同但其认知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人语文100分、数学0分,另一个人语文0分,数学100分,他们二人总分相同,能得出他们成绩、能力相同的结论吗?所以使用原始分合成总分是不准确、不科学的。为此,从1985年开始,国家教委先后在广东、海南等省进行标准化考试试点,其中就包括考试分数解释和使用的标准化。建立标准分制度, 是为了将原始分按一定的法则进行转换,使成绩的可比性得到改善。此后,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多次召开专家研讨和论证会,逐步提高了高考标准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建立标准分制度实施方案》,提出:“普通高考标准化改革,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标准分制度, 进一步开发利用考试信息, 充分发挥考试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作用。”(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1997年,全国多个省份开始实施标准分制度。但由于这种计分方法不被普通群众所熟悉,难以理解,加上标准分制度也有一些理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各省不得不陆续放弃了标准分计分方法。

(二) 怎样公平地选拔人才

高考公平是社会大众最为关心的公平。由于中国高考制度负载着特别重要的社会分层功能,许多家庭把通过高考作为子女改变未来命运的唯一寄托,所以高考的公平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如何处理好科学选人与公平选人的矛盾,是中国高考政策的最大焦点,坚持机会公平与择优录取是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基本原则。

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前实行的是推荐选拔制度,其背后隐藏着不合理的“成分论”和“权力观”。家庭成分的好坏和家长权力的大小在学生考试录取中起很大作用,有时甚至起关键作用,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使大量优秀人才无法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实现进入大学深造的梦想。高考制度要恢复的不是一项简单的考试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秩序。高考为不同地区、不同出身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向所有人开放,使大家能够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公平竞争,重新回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明轨道。积极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根据个人志愿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已经成为考试招生工作最为基本的原则和方针。这一原则的坚持为高考制度赢得了“公平净土”的美誉。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zonghexinwen/2020/0825/457.html

上一篇:杨振宁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看看他学生时期的
下一篇: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六十三)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