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10)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学要引领学生从高中看大学。笔者曾经和一群优秀的高中生座谈,询问他们对人生有什么理想,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询问他们整天在

中学要引领学生从高中看大学。笔者曾经和一群优秀的高中生座谈,询问他们对人生有什么理想,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询问他们整天在想什么问题,他们说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题目做完;询问他们进了大学以后有什么打算,大家的回答竟然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学生把自己的理想禁锢在高中校园里、把自己的成长局限在高考成绩里、把自己的学习视野划定在学科范围内时,他们就成了考试的机器。在高中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科的发展应该持更开放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其所学习的课程具有无限延伸的可能。高中与大学之间需要开展各种各样联动的活动和对话,引进大学不同专业的基础教材作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对大学来讲,不仅要“争抢”优秀的考生,更需要走进高中校园,介绍自己的专业及办学专长,宣传大学的教育理念,既让高中生了解大学,同时也用大学的教育理念引领高中改革。在新高考中,学生不仅仅要关注报什么学校,更需要关注读什么专业,把自己高中学习的特长与将来的志愿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发展为自己的职业专长。浙江省的新高考方案明确提出把学生的志愿填报从“先高校再专业”转变为“先专业再高校”,这就意味着对选择的重视已经走到了选拔考核的前面。对高中学校来说,在继续通过“补短”来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开拓新的路径来为学生“扬长”,为学生发现和培育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而高校则可通过为中学提供先修课程、实验室协作项目、高校教师走进中学校园等多种方案,来选拔优秀学生,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

(四) 家校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成长

高考改革牵动千家万户,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是高考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动是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

新高考改革把高考科目的选择权赋予了学生,但学生并不完全具备选择高考科目的能力,更不一定明晰后续与高考科目相关的专业选择。这时候既需要学校对学生加以引领,更需要家长们积极参与学生的选择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今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理解,除了要有“全学科发展”的概念外,还应包括“全实践”的体验,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位一体,互通有无。家长可以为孩子进入和了解各行各业创造条件,包括去亲朋好友从事的行业体验生活,也可以请各行各业的朋友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还可以支持高中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观或者参与特定的行业生活,在丰富他们高中生活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更多行业的特点与特征。

新高考是推动高中教育深度变革的发动机,它对促进高中育人模式转型、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意义深远而重大。但新高考改革任重道远,只有各方面坚定信念,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改革,主动克服与新高考要求、与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管理办法,才能最终实现新高考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委. (2012-03-19). 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中国教育报.

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0a-08-20). 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454-456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0b-10-18). 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457-459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2-07-16). 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499-506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4-04-18).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建立标准分制度实施方案.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525-527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务院. (2014-09-05).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人民日报, (6).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1977-10-12). 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68-73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1978-06-06). 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103-107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1979-05-03). 关于一九七九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 杨学为. (2003). 高考文献: 下(第109-116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zonghexinwen/2020/0825/457.html

上一篇:杨振宁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看看他学生时期的
下一篇: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六十三)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