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5)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 怎样发挥选拔人才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 高考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纽带,它对基础教育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

(四) 怎样发挥选拔人才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

高考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纽带,它对基础教育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鲜明地道出了高考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怎样发挥高校人才选拔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是高考改革的另一个主题。在新高考改革中,这一主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定位。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目标在于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基础教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其要求和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高考是沟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评价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教育的开展。目前,高考改革的目标任务在于通过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来健全完善高考评价制度,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新高考改革的新起点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改革高考制度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把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作为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的目标,考试招生改革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被写入中央文件。201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出,我国的高考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其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意见》要求: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调节资源合理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打破“一考定终身”,拓宽多种学习通道;改革监督管理机制,保障阳光高考;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全面改革积累经验。概括而言,《实施意见》的改革目标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考生、家长、教师对这一条的认可度是很高的(有关调查情况均请参见本刊关于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的调查报告)。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来决定的,或者是根据他们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来决定的。社会上普遍担心考生会为了拿到高分不顾学习兴趣而“避难就易”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第一次改革实施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效果,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

第二,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国务院,2014)虽然说现在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分数进行录取的学校比例还不大,主要是在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学校内试行,但从上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大学实际录取学生的情况来看,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他们现在所进的学校;而如果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则有10%左右的普通招录学生不会被录取。浙江的情况与这个比例也相差不大。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第三,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外语一年两考是一年多次考试的先声,外语也是相对容易保持考试信度的一门学科。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当然,人们对一年两考也有一种普遍的担心:“一年两考,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有趣的是,家长的担心远远超过子女的担心。而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考过了还是没有考过的学生,他们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zonghexinwen/2020/0825/457.html

上一篇:杨振宁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看看他学生时期的
下一篇: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六十三)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