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6)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四,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一直受到质疑,随着学科交叉发展、增强综合能力的呼声越来越

第四,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一直受到质疑,随着学科交叉发展、增强综合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批评高中文理分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新高考改革果断决定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从而彻底结束了高中文理分科的历史。对此,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担心,就是学生学习负担随之增加。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考生文理交叉率达到78%;从上海了解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文科一个理科或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文理交叉率也差不多在80%左右。至于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学生回答得很潇洒:“还好吧!”实践证明,文理不分是可行的。

第五,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提高了整体素质。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6科中的选考3科计3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第一,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有待加强;第二,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在新高考改革的五大目标中,这一条的实现度是比较低的。

总之,力度空前的新高考改革在经验不足、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功甚至超出预期的结果,来之不易。从上海、浙江的试点来看,有一些非常值得总结的经验,可以为后续各省市在推行高考改革的时候,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一,省级政府直接抓,是新高考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高考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它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重视到什么程度,高考改革的顺利开展就能达到什么程度。在资源的调配、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媒体的配合、中学和大学的衔接、街道委员会的支持等方面,都需要政府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离开这些支持,光靠教育部门是很难做好的。上海和浙江的试点表明,政府的重视,各部门的协调一致,是新高考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教、考、招”相互联动,是新高考改革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学的教、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功能不同、作用阶段不同,但必须前后呼应,避免各自为阵。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走班制的建立、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准备。其次是在考试的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以前在填报志愿时,有60%甚至更多学生的志愿不是自己填报的,而是由教师和家长包办或主导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了解而出现厌学的情绪。新高考改革把选科提前到了高一年级,高二又面临一次选择,高三还要面临一次选择,中途还有调整选择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选科选考是整个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就是招生阶段的工作。招生阶段的改革力度、高校的参与力度对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就综合素质评价来说,如果基础教育阶段搞得热火朝天,但招生过程不被真正重视的话,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坚持不下去。所以,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全局一盘棋。

第三,以管理创新适应新高考,是新高考改革成功的现实要求。新高考改革涉及一系列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的问题,不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新瓶装旧酒、以不变应万变是行不通的。从排课到选课、从报名到监控、从宣传到培训,以及电子档案的建立、电子平台的运用、应急预案的研制等,都必须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上海、浙江的新高考改革试点都探索出了一整套新的管理办法和应对办法。“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一个小的细节会影响整个制度设计的走向或成败。在建立决策推理模型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集思广益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高考改革不败于细节。

第四,做好宣传、解读、培训工作,是新高考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新高考改革,有各种各样的舆论、各种各样的观点、各种各样的疑虑。正确的价值理念如果不能及时主导社会舆论,就可能让似是而非的观点先入为主,甚至搅乱人心。在自媒体广泛传播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宣传,而必须充分运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在上海、浙江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微信上经常流传的一些负面消息和案例没有进行及时澄清,所以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正面的传播、正面的解读、及时的应对,是新高考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经验。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zonghexinwen/2020/0825/457.html

上一篇:杨振宁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看看他学生时期的
下一篇:山水人文看安徽之人文篇(六十三)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