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高校化学教学(2)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课程思政含义辨析理解 有人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新的理念,或是“大思政”理念[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5]。课堂思政强调教育影响的一致

2 课程思政含义辨析理解

有人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新的理念,或是“大思政”理念[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5]。课堂思政强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区别于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致力于挖掘和发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所有社会事物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强化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的理念的体现主要在于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责任,致力于挖掘各类专业课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使其与德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行,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思政的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类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环境渗透理念。以往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习惯采用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教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课程思政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体现在于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课程思政致力于拓展专业课、通识课的育人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集“大思政”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于一体。将“大思政”强调的合力育人、着力发挥全要素育人的合力作用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潜移默化育人、着力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两方面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理念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系统。“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对于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何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是当前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需要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来深刻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共同的课程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二者在课程讲授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课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思政课程更多强调一种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将各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及道德规范通过讲授法等方式直接地传授给学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涵义都在于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3 当前理科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困境

3.1 专业研究领域的特点

理科化学类专业课,其特点是逻辑性、科学性比较强,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内容区别较大。化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相对于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的文科专业以及侧重自然规律的应用和工程技术操作的工科专业,理科专业的关注焦点侧重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以及自然规律的探究。因此,化学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既和社会文化思想观念距离较远,又和社会实践应用有一定隔阂。如何将化学类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联系起来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恰到好处地自然融入。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不能是简单的物理加和,融入后的两者只有发生化学反应,学生才不会感觉课程里的思政内容唐突,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化学专业课中实施课程思政必须要巧妙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恰当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使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得益彰。在该过程中,思政内容融入的切入点、深度都需要好好地把控。

3.2 理科专业人才的特点

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冲动性强、思维品质尚不成熟,往往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窄化为仅仅是政治教育,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科学性。就理科专业大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容易单纯对科学技术产生一种盲目的信仰,忽略了科学技术要为国家、为人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根本前提。没有正确价值引领的教育无法给学生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只会让学生离我们教育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背道而驰。所以没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专业人才到底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怎样的力量也有待商榷。因此,对于课程思政以及“三全育人”体系要求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来讲,理科专业教师责无旁贷,必须以身作则,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担负起“传道”的责任。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qikandaodu/2021/0610/601.html

上一篇:过程性变式视角下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以全国高
下一篇:数理化也有故事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