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古代科考名词串解(3)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优贡:每三年由省学正主考后,会同巡抚保送的优秀生员,每省遴选2—6名,保送入国子监。肄业再经朝考后,一等任知县,二等任教谕,三等任训导

四、优贡:每三年由省学正主考后,会同巡抚保送的优秀生员,每省遴选2—6名,保送入国子监。肄业再经朝考后,一等任知县,二等任教谕,三等任训导。这些生员称为“优贡”。

[县志卷十七又载:优贡,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奉上谕,各省学政黜劣举优,系其耑责,俟后三年任满,将生员中有猷有为有守之士大省,举四五人送部考试,酌量擢用。]

五、拔贡:各省每12年一次在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品学兼优、经廷试复试后取一二等佼佼者,称为“拔贡”。这些人在国子监学习期满结业后,即可任七品小京官或知县、教谕等。

[县志又载:国朝拔贡,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定府、州、县学廪生随科试后,赴提学道考选府学两名,州县各一名,仍照岁贡例用。经书策论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定以六年考选一次,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定为十二年考选一次。于次年廷试,分别等第挑选录用。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各省拔贡廷试高等者,有录用小京官,分部学习。]

笔者理解,就学位或资历而言,由举人到贡士进士者,其更为正统,或许可称为“学院派”或“大学本科”。而贡生们虽然也在国子监就学,其或许只能算培训或专科。但诸贡生若成为进士,则又是一种跃升了!

由是,我们可以想见,履历表上若要填“文化程度”一栏,由低到高或许就有生员(秀才)、诸贡、举人、监生(贡监、举监)、贡士、进士之别了。监生中的“捐监”“例监”“荫监”“恩监”等,则应作为“货币交换”“托祖宗荫德”等等解读了。

知县就是县长,教谕相当于县教委主任,多数还兼县学校长。儒学训导则为县学的副校长。省学正就是省教委主任。

看文学或影视作品,查县志或阅史料,对于秀才、举人、状元、殿试等,我们已有所了解;而对于更多的廪生、副贡、拔贡、经魁等等,又让我们不甚了然。现通过查考,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试图对古代的教育制度、学校设置、取士方法、称谓意含等,做个首尾相衔的、符合逻辑的串解,供同志们参阅,盼行家们教正。童生、秀才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发于宋而盛于明清。古代以科举取士,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从乡间到县州府经过重重关卡的考试和选拔。古代乡间少有官办小学,有钱人子弟读书都是上私塾。每生每年交个几担谷,在旧时知识分子自家或村上的公房——祠堂或庙宇办的学馆启蒙,学习《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但读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以后,或用现代教育相比照的话,假如你要读中学,而且你又想跻身仕途的话,你就得到县学、州学去读了。这县学、州学是国家办的正规教育机构。而到县学、州学读书,门坎是很高的。按当时的科举制度,要成为县学“生员”——也就是俗称“秀才”,是要经过好几道关卡淘汰选拔的,这选拔入围赛就叫作“童试”。读书人在成为县学“生员”之前,不论年龄大小,都叫“童生”。至少要通过三道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之后,你才能成为“生员”——秀才。原上海文史馆馆员苏局仙老先生(1991年12月30日享年111岁时逝世),是我国自隋唐至晚清设科举考试以来的最后一届科举考生。苏老1882年1月即光绪八年生于上海南汇县牛桥村,1904年(光绪三十年)22岁时参加该年的秀才科考。该年春天先在南汇县城参加县试,是年秋天又经松江府的府试。府试通过后,次年夏天又经三场道试。苏局仙五场通过,在100多名应试者中以第16名的好成绩,成为了最后一届的末科秀才。县试由知县命题和主考,府试由知府或知州的官员主持,通过后参加最后的院试(苏老先生的道试相当于院试)。院试由省提督学正主持,上线录取者统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按成绩分配——第一名称为“案首”——好的进府学,次等的进州学县学,这一过程又叫“进学”——成为县学州学的正规学生了。县学生又称“邑庠生”。成为秀才后,这标志着读书人已经登上了科举时代的第一个阶梯。秀才在乡间又被称为“相公”,在明清时代还可免服兵役和徭役,据说在公堂上还可不受刑讯逼供。弄得好,在乡间基层行政单位还可得个差使。可见即便是秀才,在乡间还是颇具名望的。但这县学州学的学生国家是有名额定制的。县学为20人,州学30人,府学40人,由国家培养,享受政府的助学津贴。享受津贴的称“膳生员”(后有专文)。后来读书的人多了,在“廪膳生员”名额之外又增加一批生员,谓之“增广生员”,按成绩优次递补廪膳生员的缺额。举人、进士童试——院试取录的为秀才。秀才们每隔三年,就有资格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二修《南昌县志》卷十六载:“国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秋初行乡试,三年春初行会试。嗣后乡试定以子、卯、午、酉为正科,会试以丑、辰、未、戌为正科,仍用明代两闱之式。”乡试为省的级别,由皇帝钦点主考官主持,一般在中秋节前后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的入围上线者统称为“举人”,但也是有名额限制的。如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乡试,“是年定取士额江西视北直隶额50名”。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辛酉乡试,“复定取士额顺天、应天各百名,江西65名”。(见同治版《南昌县志》卷十一·举人)这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亚元”。成为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优异者可任知县,一般的都可任教谕。民间俗称则叫“老爷”了,社会地位便有了显著的提升。《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前穷得揭不开锅,无人相顾。放榜的当日,前科举人——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即乘轿登门拜访拉关系,又送银两又送房子。举人是乡试的“正榜”录取的。在古代也有扩招——正榜之外还要出“副榜”,招收一定员额。当然这些人不是“副举人”。一是国家为了广揽人才,二是给这些未中举但具潜质的生员补充一个学习机会,挑选一些“二本”的人送入国子监——国家的最高学府去培训,这些人被称为“副贡”。科举制度下的等级观念是很严格的。成为了举人之后,你就有了资格于次年春季参加由礼部(相当于国家教育部)主持的“会试”。会试录取后称为“贡士”,这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成为贡士之后,接着就可以参加在皇宫举行的由皇帝亲自命题主考的“殿试”。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分三甲排定名次。第一甲就只有三名,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名额不定,总数在百十名上下,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均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经过一定时间的“挂职锻炼”,就可以出任京官或到地方当御使、知县、同知等。由以上介绍可知,读书人由最初的童生到生员,便跨进了科举制度的大门,成就了科举制度下等级森严的质的蜕变。只要你再接再励,成绩过硬,便可依次完成由秀才到举人、贡士、进士的四级攀登。中了进士,这是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了。但贡士仅仅是相对短暂的过渡。因为由贡士到殿试成为进士,皇帝再不会删减名额了。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已通过省试(宋代以前,进士通过省试定出)的考生在殿试时被黜落后愤而投奔西夏的事件,故后来殿试皇帝只排定名次,一般贡士都可成为进士。关于“经魁”。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旧时读书人的必修课。自明代起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之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的称为“经魁”。这不是科举等级梯度的称谓或排名,类似于今天的省级以上数学、物理等的单科竞赛的优胜者。贡生、监生贡生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学某一阶段的称谓。贡生制度始于元大德八年。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又称太学),是为封建王朝培养治国理政人才的专门机构。能到国子监就读,这是让读书人梦寐以求感到无上荣光的事情,做官当老爷,也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层面而言,北大清华也是不能比拟的。当时读书的生员,或许不像现在这样可以自由报考,也不像现在这样循序渐进,逐级升学,而基本上是由地方的府、州、县学选拔和推荐。科举时代,挑选已在县、州、府学读书的生员中成绩、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继续深造,这些生员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供朝廷选用。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所以在国子监读书的人被称为“国子生”“国学生”“太学生”,又称“监生”。生员被选入监者,叫“贡监”。会试不第的举人是国子监的首选生员,他们被选入监者,称“举监”,其级别则高于“贡监”。待下科会试时,他们即可享受教谕的工资待遇。在国子监学习期满结业后,吏部即可直接选用,充任县官或教职。贡生有岁贡、恩贡、副贡、优贡、拔贡等五种,史籍上这些名称常见,归纳为“诸贡”。一、岁贡:首先要弄清“廪膳生员”。读书人通过几道关卡,经过“院试”成为“生员”,在县学、州学、府学继续读书,成绩优秀的,享受国家的助学津贴。但自明初起,享受的名额就有定制,清朝沿袭。这名额是:县学20人,州学30人,府学40人。政府每人每月津贴六斗米或相应数额的银两,为寄宿助学费用。廪,指粮食或粮仓,故这样的学生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制度规定,学校每隔一年把资历较长、食廪较久的“廪膳生员”挑选一二送入国子监的,称为“岁贡生”,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的时间长了,排队挨号轮上了“贡生”。从生员自己而言,能早点进入国子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从校方而言,把学业平平的生员早点送走而补充更优异者,也可更新生员面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南昌县志》卷十七载:原额入学15名,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学政沈翼机题,准大县增广5名,遂定为20名。升入府学者或6名7名,无定额。食廪膳者20名,以次挨贡,照科三年贡。增广生亦20名。][又载:国朝岁贡,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定提学道,每岁将应贡廪生三人考选,试以经文策论四篇,与贡者次年廷试。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免试,学政考准,咨部候选。]成为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做官了。据说蒲松龄就是“岁贡生”,做了个“儒学训导”。二、恩贡:岁贡之年遇国家有喜庆大事或新皇登基经皇上恩准而入贡的,称“恩贡”。对于乡试、会试来说,则称为“恩科”。除在正科之外增加一届考试还要“恩加”录取名额。如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乾隆即位的恩科乡试,录取了134名(举人),而乾隆三年(戊午)、六年(辛酉)、九年(甲子)三届正科乡试,录取名额均为104名。[县志又载:国朝恩贡,准直省各儒学一名,将本年正贡改充,再将次贡作岁贡。其不值正贡之年,即将次贡用为恩贡,再次贡作岁贡。]三、副贡:乡试正榜考中的为举人。举人就可以委任为教谕或知县,并有资格于次年春季参加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和“殿试”———投考贡士和进士。但在举人之外还要出“副榜”扩招若干人——这些人被视为有潜质可再塑,送入国子监再造。这不愧为一种人性化的补救措施。因是副榜取录的,便被称为“副贡”。四、优贡:每三年由省学正主考后,会同巡抚保送的优秀生员,每省遴选2—6名,保送入国子监。肄业再经朝考后,一等任知县,二等任教谕,三等任训导。这些生员称为“优贡”。[县志卷十七又载:优贡,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奉上谕,各省学政黜劣举优,系其耑责,俟后三年任满,将生员中有猷有为有守之士大省,举四五人送部考试,酌量擢用。]五、拔贡:各省每12年一次在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品学兼优、经廷试复试后取一二等佼佼者,称为“拔贡”。这些人在国子监学习期满结业后,即可任七品小京官或知县、教谕等。[县志又载:国朝拔贡,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定府、州、县学廪生随科试后,赴提学道考选府学两名,州县各一名,仍照岁贡例用。经书策论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定以六年考选一次,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定为十二年考选一次。于次年廷试,分别等第挑选录用。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各省拔贡廷试高等者,有录用小京官,分部学习。]笔者理解,就学位或资历而言,由举人到贡士进士者,其更为正统,或许可称为“学院派”或“大学本科”。而贡生们虽然也在国子监就学,其或许只能算培训或专科。但诸贡生若成为进士,则又是一种跃升了!由是,我们可以想见,履历表上若要填“文化程度”一栏,由低到高或许就有生员(秀才)、诸贡、举人、监生(贡监、举监)、贡士、进士之别了。监生中的“捐监”“例监”“荫监”“恩监”等,则应作为“货币交换”“托祖宗荫德”等等解读了。知县就是县长,教谕相当于县教委主任,多数还兼县学校长。儒学训导则为县学的副校长。省学正就是省教委主任。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qikandaodu/2020/1111/538.html

上一篇:为什么没有环甲烷
下一篇:恩师何炼成引我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