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初探跨学科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代数方程式类比英语复合句和并列句教学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长难句分析成为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重点。对于长难句,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基

(二)代数方程式类比英语复合句和并列句教学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长难句分析成为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重点。对于长难句,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基本句式。英语有五大基本句式:

(1)S1(句式 1)=s1(主语)+v1(不及物动词);

(2)S2(句式 2)=s2(主语)+v2(及物动词)+o2(宾语);

(3)S3(句式 3)=s3(主语)+v3(系动词)+p3(表语);

(4)S4(句式 4)=s4(主语)+v4(谓语)+o4(间接宾语)+o4(直接宾语);

(5)S5(句式 5)=s5(主语)+v5(谓语)+o5(宾语)+oc5(宾补)。

记忆英语五大基本句式并不难,但是如何理解从句和复合句呢?按照以上公式,可以利用数学中的代数方程式思维进行讲解。并列句相当于基本句式中任意两个及两个以上可重复句式的简单相加,两个句式之间的“+”相当于并列连词(and、but、or等)。如把并列句用Y表示,那么并列句Y1可能是:

当然,还可以把 S1、S2、S3、S4 和 S5 任意以“+”号即并列连词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并列句。

复合句是包含从句的句子,根据不同从句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主句中的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同位语,不再是简单的单词或者短语,而是一个句子。那么,利用数学代数方程式思维,相当于将五个基本句式中某个非谓语成分替换成另一个基本句式,构成复合句。例如主句是S4=s4(主语)+v4(谓语)+o4(直接宾语)+o5(间接宾语)。如果宾语是宾语从句,那么其中的宾语o5(宾语)则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由引导词引导的句子S2,且S4=My best friend gave me a =what I want,得出的句式应是:

S4=s4(主语)+v4(谓语)+o4(直接宾语)+o5(间接宾语)

S2=s2(主语)+v2(及物动词)+o2(宾语)

将 o5(主语)替换为S2句式,即 o5(宾语)=S2=s2(主语)+v2(及物动词)+o2(宾语)

S4=s4(主语)+v4(谓语)+o4(直接宾语)+o5(间接宾语)

s4(主语)+v4(谓语)+o4(直接宾语)+[s2(主语)+v2(及物动词)=o2(宾语)]

=My best friend gave me what I want.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句比并列句难,因为将两个简单句组合时,从句部分涉及引导词的选择和替换问题。

(三)数学流程图方式应用于从句引导词选择教学

在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中,从句引导词的选择几乎是每年的必考项目,那么如何选择引导词呢?很多学生凭“语感”,选对了都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学生表示英语知识点太小、太多、太复杂,理解不了成分与句式的关系。其实,教师可以以图的形式将所有文字信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选择符合从句引导词最简单的方式是流程图。下面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选择流程图为例:

从上面的流程图可以看到从句式基本判断,到一步步找到最终的引导词,可视化的思路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理科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他们能在清晰的知识脉络中明确整个做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深度。流程图不仅适用于复合从句先行词的选择,还适用于非谓语动词的选择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用语言引导,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学工具画出合适的流程图,能有效解决学习英语的部分问题,更能强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结论与反思

文章通过对学生思维差异的探究,用示例论证跨学科思维应用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实现跨学科教学和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掌握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感受学科间的联系,拓展思维品质,培养学习能力。当然,文章仅仅是对跨学科思维应用的初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新高考和新课改背景下,只有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模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科学化,才能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与研究,在研究中交流和进步。

雷寰宇.2018.思维方式在医学院校文理科大学生中的差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2).

宋丽梦.2018.文理科学生大脑网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Vanderstoep S.W.,Pintrich P.R.,Fagerlin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College Student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4)345.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qikandaodu/2021/0715/614.html

上一篇:高捷文的锦囊妙计
下一篇: 中等教育论文_《理科考试研究》欢迎投稿订阅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