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早期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热衷与期盼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富贵家庭,他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光宗耀祖。所以蒲松龄在其

一、早期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热衷与期盼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富贵家庭,他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光宗耀祖。所以蒲松龄在其年轻时,少年得志,十九岁就获得初试的三个第一名[1]。他此时自然对自己将来的科考之路充满希望,富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把科考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抱负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或许听说过关于蒲松龄关于撰写《聊斋志异》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言,就是说蒲松龄为了撰写自己的《聊斋志异》,他专门在自己的家乡摆了一个茶摊,专门请过往的路人讲解奇幻的故事,然后在回家之后经过自己的改编,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有一个好友,曾经劝解过他,“别再写你的聊斋了,还是专心地去筹备你的科考吧”。但是蒲松龄没有听取,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丝怀疑,非常地自信。《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中表达出了他自己对于科考的痴狂态度。从文章的表达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蒲松龄一心只想通过当时的科举制度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他把自己当时的心境完完全全地写在了《考城隍》之中。就算是再苦再难也要克服,中举的思想已然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二、中期蒲松龄对科举的失望和不满

可以说蒲松龄的一生都在为科考忙碌,对于科考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由最初对科考的热衷逐渐地便生出对命运的一种怨恨,怨恨自己的时运不济。自己才华横溢,却得不到赏识[2]。于是他在《聊斋志异》中的《叶生》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叶生》一文中,作者完全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不满。文中大致来讲,叶生才华横溢,并得到了县令丁乘鹤的赏识,并且他还给予叶生一定的物资和钱粮来帮助他读书,在他的帮助下,叶生到初试时高中头名,但是在之后一直时运不济,名落孙山,始终不能高中,最后郁郁而终。但是他的魂魄一直在教习丁知县的儿子,只用时一年,把自己当初考举人时的作品让其儿子诵读,结果考取了一个第二名。在蒲松龄的文章中,《叶生》或者是《司文郎》中的人物都是属于才华横溢满腔抱负的人,却面对科考次次落榜,和自己的境遇多么的相似,他用此种表达方法,把自己心中对科考的失望和不满全都抒发出来。

三、后期蒲松龄对科举的气愤和嘲笑

在多次的科考落榜之后,蒲松龄心中必然是怨恨交织。其对科考的梦想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打破,蒲松龄便对当时社会下科考的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反思的过程当中,蒲松龄对科举的态度几乎得到了全新的见解。从自己当初对科考落榜的无奈、失落,到最后对科考的愤恨。这时蒲松龄不再把自己落榜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时运,而是直指当时社会黑暗的考场制度,在当时的蒲松龄看来,主要是主考官的贪得无厌和腐败造成的科考制度的败坏太严重了,这才是造成“英雄失志”的主要原因。在《考弊司》中作者完全把自己对于科考制度的腐败升华到了顶点。科举制度一边标示着科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考官一边又做着徇私舞弊公然索取贿赂的勾当[3]。公然地向科考人员受贿卖官,真实反映了清朝初期政府对当时关于科考制度管理上的漏洞,这严重地威胁着当时读书人的切身利益,也就导致了清朝政府更加贪污腐败的社会现象。蒲松龄的亲身经历造就了他自己看到的这个社会,他一直认为是考官导致的社会的黑暗,造成有真才实学的科考人员怀才不遇,这是当时自己不能中举的罪魁祸首,这也使蒲松龄从最初对科考的执着慢慢地变化为中期的失望,直至最后的嘲讽,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

一、早期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热衷与期盼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富贵家庭,他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光宗耀祖。所以蒲松龄在其年轻时,少年得志,十九岁就获得初试的三个第一名[1]。他此时自然对自己将来的科考之路充满希望,富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把科考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抱负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或许听说过关于蒲松龄关于撰写《聊斋志异》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言,就是说蒲松龄为了撰写自己的《聊斋志异》,他专门在自己的家乡摆了一个茶摊,专门请过往的路人讲解奇幻的故事,然后在回家之后经过自己的改编,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有一个好友,曾经劝解过他,“别再写你的聊斋了,还是专心地去筹备你的科考吧”。但是蒲松龄没有听取,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丝怀疑,非常地自信。《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中表达出了他自己对于科考的痴狂态度。从文章的表达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蒲松龄一心只想通过当时的科举制度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他把自己当时的心境完完全全地写在了《考城隍》之中。就算是再苦再难也要克服,中举的思想已然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二、中期蒲松龄对科举的失望和不满可以说蒲松龄的一生都在为科考忙碌,对于科考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由最初对科考的热衷逐渐地便生出对命运的一种怨恨,怨恨自己的时运不济。自己才华横溢,却得不到赏识[2]。于是他在《聊斋志异》中的《叶生》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叶生》一文中,作者完全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不满。文中大致来讲,叶生才华横溢,并得到了县令丁乘鹤的赏识,并且他还给予叶生一定的物资和钱粮来帮助他读书,在他的帮助下,叶生到初试时高中头名,但是在之后一直时运不济,名落孙山,始终不能高中,最后郁郁而终。但是他的魂魄一直在教习丁知县的儿子,只用时一年,把自己当初考举人时的作品让其儿子诵读,结果考取了一个第二名。在蒲松龄的文章中,《叶生》或者是《司文郎》中的人物都是属于才华横溢满腔抱负的人,却面对科考次次落榜,和自己的境遇多么的相似,他用此种表达方法,把自己心中对科考的失望和不满全都抒发出来。三、后期蒲松龄对科举的气愤和嘲笑在多次的科考落榜之后,蒲松龄心中必然是怨恨交织。其对科考的梦想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打破,蒲松龄便对当时社会下科考的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在反思的过程当中,蒲松龄对科举的态度几乎得到了全新的见解。从自己当初对科考落榜的无奈、失落,到最后对科考的愤恨。这时蒲松龄不再把自己落榜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时运,而是直指当时社会黑暗的考场制度,在当时的蒲松龄看来,主要是主考官的贪得无厌和腐败造成的科考制度的败坏太严重了,这才是造成“英雄失志”的主要原因。在《考弊司》中作者完全把自己对于科考制度的腐败升华到了顶点。科举制度一边标示着科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考官一边又做着徇私舞弊公然索取贿赂的勾当[3]。公然地向科考人员受贿卖官,真实反映了清朝初期政府对当时关于科考制度管理上的漏洞,这严重地威胁着当时读书人的切身利益,也就导致了清朝政府更加贪污腐败的社会现象。蒲松龄的亲身经历造就了他自己看到的这个社会,他一直认为是考官导致的社会的黑暗,造成有真才实学的科考人员怀才不遇,这是当时自己不能中举的罪魁祸首,这也使蒲松龄从最初对科考的执着慢慢地变化为中期的失望,直至最后的嘲讽,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参考文献:[1]王福臣.痴狂与反叛的两极人生——浅析蒲松龄科举心态变迁[J].蒲松龄研究,2010(04):5-13.[2]王福臣.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科举情感之纠结[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1):62-65.[3]张丽敏.蒲松龄科举态度三变[J].蒲松龄研究,2008(04):5-10.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qikandaodu/2020/1224/556.html

上一篇: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
下一篇:2019年全国Ⅲ卷理科15题的多解及推广*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