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例谈理科教学中的诗情画意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在诗词欣赏中提炼理科知识 中国的诗词,有很多是描述自然现象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有不少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领悟。如毛泽东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

一.在诗词欣赏中提炼理科知识

中国的诗词,有很多是描述自然现象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有不少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领悟。如毛泽东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敦煌曲子词中“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通过对这些富有情趣的诗词分析、讨论,参照物的概念清晰又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运动相对性这一思想亦已悄悄渗透进学生心灵深处。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仅描绘了长江上下游的高度差,也描述了船快速行驶的动态过程,诗中反映速度快慢的具体数学关系,时间为一日,路程为千里。诗人对运行之快,通过认真观察,给予形象描述,是我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开始,也为抽象出速度概念提供了具体材料。在讲“声波”时,可先让学生看一首小诗:“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暂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物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诗中描述了声源、声音的传播等物理问题。在说明液体能传声时可给出唐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深。行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人说话会吓跑鱼,则说明声音能进入水中继续传播。在讲授完“机械能”后,给出杜甫诗《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先把学生带到诗所描绘的优美境界,然后可让学生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容易得出结论:前者说明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后者说明流水具有动能。光学现象中也有很多的诗句与之对应。如杨万里的“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毛泽东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诗句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折射、全反射、色散等现象。

二.在成语、谚语的感悟中获取理科知识

学生对事物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成语和谚语可以成为前一次飞跃的第一推动力,使学生在艺术熏陶和科学教育下培养一种细致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在讲力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时,“孤掌难鸣”这一成语的应用,相信会给人产生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可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讲完《平面镜成像》后,可给出谚语“摘不着的镜中花,捞不到的水中月”。讲授《光的衍射》后,可让学生发挥想象:若光的波长比声波的波长还长,则会怎么样呢?易得出结论:光的衍射现象到处可见,“大树底下好乘凉”、“形影不离”等谚语和成语将成为谬论。在讲《机械运动》一节时,教师可以给出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插曲,当学生听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时,提出“青山为什么会走?”这一疑问,能将学生活跃的情绪纳入预定的轨道,转化为活跃的思维。历史上有不少人妄想设计永动机,不消耗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教师可诙谐地说:“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些成语和谚语在表达物理知识上不像古典诗词般重彩浓墨,但能开宗明义、单刀直入,在物理教学中能推波助澜,也很具有文学表现力。

三.在典故中学习理科知识

许多历史事实或趣闻轶事似乎不可思议,但若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释下便合情合理。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中讲些典故,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上《机械运动》的参照物时,可讲一个千古奇闻的故事,即古代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外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外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们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学生听完之后自然提出疑问:为什么井会被吹到墙外去?教师可点拨说:古代小说中的墙实际是篱笆做的墙,吹动的不是井而是篱笆墙,以篱笆墙为参照物,井则跑到墙外去了。教师讲故事时,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场情境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巩固了参照物的概念。又如在讲《气体的状态参量》时,可引入一个故事:外国一位元首来我国访问,看到我国的爆米花机能够把大米膨化成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很吃惊。后来这位元首结束对我国的访问时,订购了许多台这种被称为“大米扩大器”的机器。在学生乐不可支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为什么爆米花机能够把大米膨化?”学生必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章来源:《理科考试研究》 网址: http://www.lkksyj.cn/qikandaodu/2020/0811/429.html

上一篇:新工科背景下理科物理实验“翻转课堂”探讨
下一篇:从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谈化学专业建设

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理科考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